廉署:競選與行賄 僅一綫之隔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4/18 07:55

分享:

分享:

廉署社區關係處首席傳媒宣傳創作主任黃潔梅(右)促候選人,勿以花巧手段行賄選民;左為廉署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高迪龍。(吳婉茵攝)

踏入選舉年,以旅遊巴接載選民、「掌心雷」(手掌寫上或貼上候選人編號)等懷疑賄選投訴亦備受關注。

廉署指出,競選活動跟行賄選民只是一綫之隔,「如有人踩鋼綫、可能過唔到骨」,促候選人勿以花巧手段蓄意行賄選民。

立法會選舉及特首選舉將分別於今年9月4日及明年3月26日舉行,下周六(23日)啟播的《廉政行動》,其中一集亦以賄選為題,指有區議員補選時為求贏得議席,大灑金錢辦居民合作社舉辦多項活動,但就無向選民明示投票予他,只以手勢等作暗示,企圖利用法例的灰色地帶賄賂選民。

事實上,2009年前沙田區議員兼前自由黨成員李躍輝參與區議會大圍補選時,便曾夥同前黨友等人以福利會為名,花費逾200萬元舉辦近600圍晚宴、本地遊及免費流感針等賄選,又印有《1定最好329招健康秘訣》書籍,而李的候選人編號亦為1號,而補選日期則為3月29日,最終被判罪成入囚。

近年有不少候選人以汽車接載選民投票、飲宴或送禮,但聲稱無提參選,被認為「踩鋼綫」,廉署社區關係處首席傳媒宣傳創作主任黃潔梅表示,法例有要求,絕不容許賄選:「競選活動抑或行賄選民只是一綫之隔,踩鋼綫可能過唔到骨,候選人不應以花巧手段蓄意行賄選民!」

據了解,《廉政行動》亦參考謝瑞麟父子串謀公司前高層向旅行社及導遊行賄案、以及工業家蔣震的四女蔣麗莉串謀詐騙案等作藍本改編;新劇亦有別於以往的單元劇,將由同一班廉署調查員調查不同貪污案件,並在廉署訓練學校及會議室等實景拍攝。

廉署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高迪龍坦言,全球一體化及智慧型犯案令調查難度增加,翻閱的文件多達數千份:「堆起來高過人!」既要跟時間競賽、又要小心蒐證;調查亦要配合時機,他憶述曾有拘捕行動因8號風球、市面幾近停頓及銀行提早關門而暫停,需翌日再部署行動,拘捕疑人、搜屋及展開黃金48小時調查,終能成功檢控。